【胡同儿说】瓷器里的各种“红”
瓷器的各种红色,大家都听说过,什么朗窑红,霁(祭)红,矾红,一堆红……
中华民族自古崇尚红色,红色瓷器件件是精品,件件价格不菲,今天“胡同儿“说,给大家介绍一下,瓷器为什么那样红?
其实瓷器的红主要可以从其着色剂来区分,大的方向有铜,铁和金,当然也分彩釉,釉下,釉上。
一,火石红:
先说说这种特征红。火石红——是古代瓷器,特别是元、明、清景德镇瓷器和龙泉瓷露胎处所出现的橘红色或橙黄色的现象。火石红源于胎土中存在的铁分子在高温中流动聚集,烧窑结束后冷却氧化所致。一般火石红附着于瓷器胎釉结合处。其分布不太均匀。因此火石红只是一种特征,一种判定老瓷器的依据而已。但是由于现代仿造技术日新月异,火石红完全可以模仿,因此大家在选购老瓷器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,这里给大家几张图片,看看火石红。
注:典型的火石红瓷片
注:高超的现代仿品
二,霁(祭)红:
祭红是明宣德时期创烧的著名红釉品种。工匠以铜为着色剂,生坯上釉,置于还原焰气氛中,在1250℃-1280℃温度下一次烧成。由于还原焰是一种极特殊的缺氧性火焰环境,在古代非常难控制,导致祭红的烧制非常复杂,工艺极难。新中国成立后,景德镇工匠经过不断研究试验,改变了祭红原料配方,降低了成本,极大地提高了成品率。
明清时期,由于祭红使用一次性烧成技术,材料中添加成本极高的原材料,例如黄金、珊瑚、玛瑙、玉石等珍贵之物,可谓不惜工本。因其釉色沉稳,莹润均匀,少有龟裂纹,多被用于高等级祭祀活动,因此得名。
好的祭红釉色似初凝鸡血,下面来几件某度照片(胡同儿实在没有祭红,欢迎各位藏友亮宝,胡同儿愿意多出银两,民间交流)
三,郎窑红:
郎窑红,是中国瓷器的瑰宝之一。朗窑红是由清官窑朗窑烧制,故名朗窑红。朗窑红釉色艳丽,红艳动人,有强烈的玻璃光泽。比起祭红更加鲜艳夺目。由于釉汁较厚,在高温烧制过程中,朗窑红瓷器多产生流淌,因此成品的朗窑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,呈现出旋状白线,行话叫“灯草边”。底部边缘有釉汁流淌凝结的堆积,近乎黑色。为了流釉不过底足,工匠用刮刀在圈足外侧刮出一个二层台,阻挡釉汁流淌,这就是郎窑红瓷器制作过程中一个独特技法,世有“脱口垂足郎不流”之称。
朗窑红始创于明代,在清代有了极大的发展,得名也因清代督烧朗窑红的窑口名为---朗窑,故称“郎窑红”。清代乾隆皇帝在位60年,他老人家生活极度奢靡,对于艺术的造诣也极高,因此在清代瓷器的大发展中,乾隆爷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。清代朗窑红的薄釉朗窑红,色如鸡血,称鸡血红,色釉深暗,称牛血红,都是朗窑红瓷器中精品中的精品。
郎红釉同样是以铜为着色剂,用1300℃高温烧成。由于对烧成的环境,温度要求极严,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。因此古有谚语:“若要穷,烧郎红。”因此郎红器在当时就很昂贵。在当今瓷器的收藏品类中,朗窑红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。(胡同儿还是没有,请某度帮忙,大家交流。)
四,釉里红:
釉里红,属釉下彩,创烧于唐代(也有人说是创烧于元代,这里大家讨论)同样以金属铜作为着色剂,根据不同的需求,绘在瓷器的胎上,再附着一层透明釉,然后入窑在1350度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。元代釉里红数量极少,可谓凤毛麟角。原因是铜离子对温度极为敏感,在柴窑的烧制过程中,温度的控制是一个极难把握的难题,因此火活不到,颜色也达不到工匠所需的红色。最重要的是,由于金人崇尚白色,烧造釉里红并没有得到重视,因而元代釉里红产量一直很少。
到了明洪武朝,釉里红瓷得到了极大的发展,从实物遗存量上比较,甚至比青花瓷还多。洪武早期釉里红呈黑红,不够鲜艳,甚至有些烧成了“釉里黑”。即便如此,此类品种贯穿洪武朝始终,坚持不懈。中、晚期多呈较纯正红色。风格古朴、厚重,器型硕大,纹饰丰满,气势夺人。充分展示了明朝开国之君的胸怀与气度。
到了雍正爷时期,釉里红色彩鲜红且有层次,烧造工艺得到了极致的发展,达到历史高峰。当时器型多样,有盘、碗、瓶等,纹饰以三鱼、五蝠为多见。
五,矾红:
矾红是低温釉,釉上彩,以铁着色的低温红釉和红彩。亦称“铁红”。它的色泽往往带有一种如橙子般的红色。矾红创烧于宋代,明代万历的红彩,嘉靖时的矾红釉,都是矾红演变的。到了清康熙时期,矾红同样得到了大力的发展,达到巅峰,清嘉庆之后,矾红色泽均不甚佳,仅光绪时稍有起色。
矾红,多伴随青花,五彩,斗彩,等彩绘瓷器一同出现,作为红色的着色方法广泛使用。矾红的单色瓷器现在市面上见的相对较少,之所以相对较少,因为”胡同儿“有收藏,所以相对。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矾红瓷器,叫做伊万里。这是日本出口到欧洲的瓷器品种,这种瓷器品种多以矾红着色,描金处理,因出口的港口叫做伊万里港,故得名伊万里瓷器。现在多数欧洲回流瓷器见到矾红描金的彩绘瓷器,多数都是伊万里瓷器。
六,豇豆红:
豇豆红是铜红高温釉中的一种,为清代康熙晚期出现的铜红釉品种。因其色调淡雅宜人,以不均匀的粉红色、犹如红豇豆一般、造型轻灵秀美而得名。豇豆红的烧成难度大,烧制时间短,传世数量极少,历来是收藏领域的宠儿。一般我们在普通的古玩店里很少能够见到豇豆红的整器或者大器,要想一睹豇豆红的芳容,一般只能在博物馆里找到了。
要判别一件器物是不是豇豆红,主要观其器状、颜色。豇豆红一般没有大器,大器型的绝对不是豇豆红。豇豆红故名豇豆的颜色,色彩独到,为其他瓷器所没有,即使不是行家,过目也不难辨别。其次,要辨别豇豆红的年代,究竟是康熙“本朝”的,还是光绪、民国时期制,抑或是现代仿制品,其中讲究颇多,造假者为您铺设了各种地雷,请踩!!!据说官窑豇豆红重量和体积有一定比例,行家一上手,便知有没有。豇豆红实在是难度极高的瓷器收藏品类,各位吃瓜群众甚入,欣赏一些就可以了。
七,胭脂红:
胭脂红是精品彩瓷代表之一,色泽光亮、质地极好,笔法独具特色,在康熙年间被成为“洋彩”。清代康、雍、乾时期是景德镇御厂彩瓷制作发展的一个历史高峰,胭脂红应算是该时期极具创新意义的代表性彩釉之一。胭脂红不同于以往御厂制瓷时所用的铜红和矾红,它是一种以金着色、带有紫色调的粉红色,由于釉中含金,因此也常被人称为“金红”。洋红的由来很有独特性,正如他的名字----洋红,胭脂红实际上是荷兰人发明的,具体怎么发明的,胡同儿确实不知,但由于其造价昂贵,因此胭脂红瓷器多为官窑器,传世也相对珍贵很多。到了雍正以及乾隆时期,胭脂红逐渐被推广,但多还是由御窑厂使用,并未广泛推广。到了清代中晚期,胭脂红逐渐有一些普及,但是由于国力逐渐衰竭,并没有得到大的发展,因此胭脂红瓷器在收藏领域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。
八,窑变红:
窑变红是瓷器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红色,知其名,会其意。窑变釉瓷器,是在烧造瓷器过程中,开窑后发现不是预期的形状或釉色,以至于传世瓷器有时发生特异的情况,都可说是“窑变”。因此窑变红的瓷器种类比较多,但是红色别具一格,主要体现在变化多端上。窑变红瓷器相对少见,精品珍贵。多伴有窑变其他颜色,因此窑变釉是瓷器收藏中的一个别类,收藏价值很高。
啰嗦半天又是几千字,【胡同儿说】,下期继续说瓷器,欢迎跟读。
以上均为小火文玩寄卖鉴定评估师胡同儿原创
一家之言,如有不当之处,欢迎指正!
版权归“小火文玩寄卖”所有,非法转载剽窃必究!
官方网站:www.xiaohuowenwan.com
公众微信号:xhwwjm
QQ: 1730784287